科研工作
- .祝贺!我院王良发同志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 .鹤壁市农科院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 .喜报!市农科院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浚单90拟通过河南省审定
- .鹤壁市农科院开展“喜乐元宵 共庆团圆”主题活动
- .市农科院召开2024年度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部署会议
- .《科研成果展馆、农科精神展馆》及《院本部试验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种业科普和科研工作长廊》设计方案 评审结果公示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建+南繁授粉”活动
- . 院本部试验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种业科普和科研工作长廊设计方案征集公告
- .科研成果展馆、农科精神展馆设计方案 征集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小麦出售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志愿普法基层行·法治教育进万家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旗飘扬 小麦评鉴”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社区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新质生产力专题学习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农村活动
- .市农科院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
- .我院小麦新品种选育成绩喜人
- .市农科院召开“1553”行动纲领四月份 工作汇报会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建+小麦杂交育种”技能竞赛活动
麦田冬季管理技术
一、小麦幼苗分类
1.壮苗(一类苗):越冬前主茎叶龄达到6-8 叶左右,亩群体茎蘖数 70 万 -80 万,单株分蘖3-5个左右,次生根5-7条左右,主茎和分蘖粗壮,苗色深绿。
2.一般苗(二类苗):越冬前主茎叶龄达到5 叶左右,亩群体茎蘖数 55 万 -70 万,单株分蘖3个左右,次生根5条左右。
3.弱苗(三类苗):越冬前主茎叶龄不足5片叶,冬季单株茎蘖数少于2个,次生根少于4条,或亩群体茎蘖数少于50万,叶色发黄,叶片窄短,长势较弱的麦田。
4.旺长苗:单株茎蘖数大于5个,亩群体茎蘖数大于90万,且播种较早的麦田。
二、麦田冬季管理
1.播种期干旱,底墒不好,但有一定表墒,或喷灌出苗。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壮苗,实现安全越冬,可在小麦分蘖期浇水。
2.整地质量较好,非旋耕直接播种地块,且小麦播种底墒充足,适期播种地块,达到冬前壮苗的前提下,一般不浇越冬水。
3.长势偏弱的二、三类麦田,可结合浇越冬水亩追施尿素5公斤,能有效促进小麦冬季生长发育,且对减轻冬季冻害效果明显。
4.晚播弱苗麦田因冬前生长期短,积温不足,导致麦田生长瘦弱,根少分蘖少。应冬前浅耕松土,增温保墒。不宜浇越冬水,尤其是土壤粘重、渗水性差的地块,防止低温冻苗。
5.为省工省时,现在旋耕直接播种地块较多,造成播种深浅难以把握,幼苗长势不一致,土壤太虚,不利于保墒、保温和小麦根系下扎,麦苗普遍长势较弱。在越冬期墒情不太充足的情况下,尽可能结合浇越冬水亩追施尿素5公斤,能踏实土壤,有效促进小麦冬季生长发育,增加地温减轻冬季冻害效果明显。
6.旺长麦田在不太缺墒的情况下,应以控为主,一般越冬期不施肥浇水。
7.冬灌是小麦高产的一项传统经验,可减轻麦苗越冬冻害,防御春季干旱。时间应掌握在日均温降至 5℃ 左右时进行,标准是“夜冻昼消“,且应避免大水漫灌和低洼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