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 .祝贺!我院王良发同志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 .鹤壁市农科院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 .喜报!市农科院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浚单90拟通过河南省审定
- .鹤壁市农科院开展“喜乐元宵 共庆团圆”主题活动
- .市农科院召开2024年度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部署会议
- .《科研成果展馆、农科精神展馆》及《院本部试验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种业科普和科研工作长廊》设计方案 评审结果公示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建+南繁授粉”活动
- . 院本部试验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种业科普和科研工作长廊设计方案征集公告
- .科研成果展馆、农科精神展馆设计方案 征集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小麦出售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志愿普法基层行·法治教育进万家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旗飘扬 小麦评鉴”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社区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新质生产力专题学习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农村活动
- .市农科院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
- .我院小麦新品种选育成绩喜人
- .市农科院召开“1553”行动纲领四月份 工作汇报会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建+小麦杂交育种”技能竞赛活动
祝贺!我院王良发同志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25年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1670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756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鹤壁市农业科学院科研科科长王良发喜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殊荣。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示: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
滴滴汗水洒在田间,将农业科技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自2013年进入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工作以来,王良发始终坚守农业科研一线,致力于开展玉米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研究,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农业强国、筑牢粮食安全防线等方面,担当使命、奉献智慧、贡献力量。2023年,分别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农业科研系统成果奖一等奖和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一双选育品种的“火眼金睛”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2008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来到鹤壁,先后在鹤壁市高中、福源中学从事生物教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但他心中一直渴望从事科学研究。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2013年,通过高层次人才招聘,王良发来到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工作。起初,毕业于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的他,并不被同事所看好,专业不对口,也没有相关从业经验,选择玉米育种,等于跨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旁人都笑我傻,放着好好的教师不当,偏偏跑到农科院来当农民。”
不服输、肯吃苦、善专研,王良发的苦干、实干精神,“写”在了田间地头……下地的时候,他会仔细的查看塘四平头、改良瑞德、旅大红骨等不同类群玉米的特点,详细记载不同杂优模式组配的杂交种抗病、抗倒、耐高温等生理特性;回到办公室以后,他会去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玉米育种发展趋势、会向老专家请教心中疑惑……鹤壁农科院玉米种植水平全国有名,王良发参与田间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向经验丰富的农艺师请教田间管理的诀窍,很快就掌握了玉米栽培中整地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核心技术,最大程度减少试验中环境误差。
“千锤百炼铸金睛”,每到玉米收获季,王良发先是在国家试验、河南省试验、展示品种试验地里来回仔细观看、触摸这些品种,在脑海里形成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然后再去观察课题组组配的杂交组合,一遍又一遍的观摸,从株型、抗性、品质综合把控,最终从上万个组合里选出几十个最优组合,并结合最后的考种数据,验证自己的眼光,几年下来练就了一双选育品种的“火眼金睛”。
现在,依靠田间的眼观手摸,王良发基本上就能筛选出抗病抗逆优质稳产的好品种。
一双“经常脱粒”的手
解决好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最根本的民生,也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育种工作要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看似枯燥无味的动作,却要重复成百上千次,并保证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失误……
王良发的一双手上,常年布满着茧子,货真价实的老茧,他解释说,那是“因为经常脱粒”,“脱粒”了多少,他没有数过,也根本数不过来……
2025年,课题组在三亚组配杂交组合10000余份,收获后运回鹤壁,全部需要人工脱粒。这些常人看来非常枯燥的工作,在王良发的眼里,却是一件“难得的福利”。
因为,只有在脱粒过程中,他才能有机会发现籽粒较长、色泽金黄透亮品质较好的玉米籽粒,只有看到了希望,他的心情才会更加愉悦,“看,看,我们今年肯定能选出优质新品种。”每当这个时候,他总会兴奋地跟同事这样说,他的乐观,他的上进,他的情绪,也不知不觉中感染着课题组的每位同志持续地奋斗、奋斗、奋斗!
功夫不负有心人,作为主要育种人,他参加选育的永优618、浚单658、浚单996、金裕528、乐土K8等玉米新品种先后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累计推广上千万亩,创造了较为显著的经济社会价值。他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育出玉米新品种浚单678表现优异,品质优良,出籽率高,耐高温性能强,抗病性广,丰产性好,在2023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位居小组第一,202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并授权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独家开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与贵州旱粮研究所、福建生物技术研究所、昭通农科院等兄弟单位合作,王良发将热带种质导入温带玉米种质,选育出配合力高、对多种病害免疫的矮杆玉米种质浚F6803等,不仅拓宽了我国现有的种质基础,还推动了黄淮海玉米育种发展。目前,浚F6803等优良种质已被多家科研院所和种业公司引进利用。
农业科技,最好的论文,是在祖国的大地上!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王良发还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还参与承担国家(省)级项目15项,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和鹤壁市重大科技专项1项;制定地方标准6项;编撰农业论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和植物新品种权7项。
目前,王良发正带领团队迈步走在创新的大路上,采用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全力加速玉米种质改良和创新,以期为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鹤壁综合试验站站长,王良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多次对河南省种粮大户开展技术培训,经常带领团队深入生产一线,把服务现代农业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打通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并通过与农户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把好技术和专业知识传递给万千农民。仅2024年度,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活动10次,培训农业农村各类人才600余人次。
2021年,王良发带领团队为浚县卫贤镇钜贤家庭农场提供青贮玉米种植新品种、新技术,使其增收20多万元,《学习强国》还曾以科技支撑青贮玉米成“香饽饽”、农户种地遇难题农科院专家来支招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呢。
“为党咨政、为国建言、为民服务”,作为鹤壁市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市政协中心工作,抓住本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撰写社情民意和提案多篇,并先后被鹤壁市政协表彰为反映社情民意先进工作者和市优秀政协委员,被九三学社河南省委表彰为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