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时政
- .祝贺!我院王良发同志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 .鹤壁市农科院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 .喜报!市农科院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浚单90拟通过河南省审定
- .鹤壁市农科院开展“喜乐元宵 共庆团圆”主题活动
- .市农科院召开2024年度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部署会议
- .《科研成果展馆、农科精神展馆》及《院本部试验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种业科普和科研工作长廊》设计方案 评审结果公示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建+南繁授粉”活动
- . 院本部试验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种业科普和科研工作长廊设计方案征集公告
- .科研成果展馆、农科精神展馆设计方案 征集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小麦出售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志愿普法基层行·法治教育进万家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旗飘扬 小麦评鉴”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社区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新质生产力专题学习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农村活动
- .市农科院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
- .我院小麦新品种选育成绩喜人
- .市农科院召开“1553”行动纲领四月份 工作汇报会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建+小麦杂交育种”技能竞赛活动
小麦“倒春寒”冻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一、小麦“倒春寒”冻害类型及危害
小麦“倒春寒”冻害分早春冻害、晚霜冻害两种类型。
早春冻害主要发生在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小麦正值返青至起身期发生冻害,幼穗分化发育至二棱末期和护颖分化期,是黄淮麦区主要冻害类型。返青期(二棱末期)小麦春化阶段基本完成,抗寒能力显著降低,当气温骤降至-3℃以下,便会发生早春冻害。早春冻害降温幅度大,降温持续时间越长,田间越干旱,冻害愈重。主要危害小麦幼穗,导致穗轴伸长受阻、小穗数穗粒数减少。但冻害发生后立即浇水追肥促进高位蘖成穗,小麦仍有可能获得较好收成。
晚霜冻害主要发生在3月上中旬至4月上中旬,小麦正值拔节至孕穗期发生冻害,小麦幼穗分化发育至药隔形成期前后。拔节期(雌雄蕊分化期)小麦光照阶段基本完成,完全失去抗御 0 ℃以下低温的能力,特别是孕穗期(药隔形成期)对低温极为敏感,气温骤降至0 ℃左右或以下,便会发生晚霜冻害。晚霜冻害降温幅度愈大,霜冻持续时间愈长、发生时间越晚,冻害愈重。主要危害小麦穗部,导致穗粒数减少甚至整穗无粒,形成哑巴穗、白穗、残穗。然而,晚霜冻害弥补措施有限,损失严重,生产应以预防为主。
二、小麦“倒春寒”冻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1、培育年前壮苗,是预防小麦冻害最根本措施
在精细整地基础上,努力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增强小麦抗寒能力,是预防小麦冻害最根本措施。生产上忌抢时早播、播种偏晚、播量过大、播种过深。
2、预防为主,小麦“倒春寒”冻害到来前加强管理
①合理化控:对于起身期群体大于80万/亩麦田,用15%多效唑进行叶面喷洒,提高麦苗抗寒能力。极端低温低于0℃可造成轻度冻害,低于-1.5℃则易造成重度晚霜冻害。
②叶面喷肥: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0.3%磷酸二氢钾溶液30公斤,促进麦苗健壮生长,提高抗寒性。
③适时浇水追肥:在寒流来临前及时灌水追肥,调节近地面小气候,是预防早春冻害、晚春冻害的关键措施。
3、积极补救,小麦“倒春寒”冻害发生后及时管理
①及时浇水追肥:对于遭受春季冻害较重麦田,应立即浇水,每亩追施速效氮肥5-10公斤,使其恢复生长,促进高位分蘖成穗,最大程度减少产量损失。
②喷施叶面肥。对于4月上中旬遭受晚霜冻害麦田,无法再促分蘖成穗,可以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麦健等叶面肥,提高结实率、促进籽粒灌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