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 .祝贺!我院王良发同志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 .鹤壁市农科院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 .喜报!市农科院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浚单90拟通过河南省审定
- .鹤壁市农科院开展“喜乐元宵 共庆团圆”主题活动
- .市农科院召开2024年度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部署会议
- .《科研成果展馆、农科精神展馆》及《院本部试验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种业科普和科研工作长廊》设计方案 评审结果公示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建+南繁授粉”活动
- . 院本部试验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种业科普和科研工作长廊设计方案征集公告
- .科研成果展馆、农科精神展馆设计方案 征集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小麦出售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志愿普法基层行·法治教育进万家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旗飘扬 小麦评鉴”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社区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新质生产力专题学习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农村活动
- .市农科院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
- .我院小麦新品种选育成绩喜人
- .市农科院召开“1553”行动纲领四月份 工作汇报会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建+小麦杂交育种”技能竞赛活动
警惕坑农“种子、化肥忽悠团”
俗话说,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品种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农民的收益。但是由于违法成本低,各种“假种子、假肥料”层出不穷,每年都有种植户买到假种子、假肥料,而维权却困难重重,要维权起诉就得做各种鉴定,这个费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远大于种子、肥料和种植成本。因此农民朋友们在购买种子、肥料时就要提高防范意识,增强鉴别假冒伪劣能力。
1、“游商”坑农
一些不法商贩打着“最高科技产品”的旗号,走村串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出售肥料、玉米种子、小麦种子、菜种等,并利用农业执法机关上班前(或下班后)的时间,三五个人一伙一车,在村里“忽悠”一阵,收钱卖货一会。卖货。
2、“低价”骗农
有一些不法商贩“挂羊头卖狗肉”,以“低廉”的价格销售同一个品种,其中有肥料,也有种子。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其实,他们低价销售的种子、化肥等农资要么是“假种子”要么是“短斤少两、含量不足”,再或者就可能是“伪劣假冒”。建议农民朋友慎重购买,以免得不偿失。
3、“专家”忽悠
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大村,经常会来一些“专家”讲课,打着“某某农科院”、“某某研究所”专家的名义,带着种子、化肥等现场推广、销售。
4、“赠奖”设套
有一些地方的经销商,把多年积存滞销的种子、肥料,进行“改头换面”,制成非“本品”产品,利用农民“贪便宜”的心理,另外增送奖品,采取“以赠奖促销”的办法,其实这些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一种手段。
5、“托儿”演双簧
也有一些不法分子组团“骗钱”,发挥“托儿”的作用现身说事,或现场购买。当有一些农民购买农资后,这个团伙马上组织逃走分赃。
6、“村干部”推销
一些农资厂商利用村干部的威信, 在村里推销假种子、肥料或农药,其实有些是厂家给了村干部好处,借村干部的影响销售产品。这些产品质量如果没有保证,等他们赚钱走人了,你再发现问题时,村干部也负责不了。
7、买种子肥料送旅游
河南某县出入境接待大厅先后来了许多农村老大爷申请办理港澳通行证。民警询问他们去港澳的目的,答复都是买化肥送的免费旅游。这件事引起了当地部门出入境的高度警惕。
种子化肥“忽悠团”忽悠手段再度升级,农民群众的消费心理仍未改变,就图便宜,这样难免会落入骗子的圈套。买个假冒伪劣肥料损失已经不小了,还要再参加“零团费”港澳旅游被强迫购物再被坑一次,小便宜沾不得,警惕坑农“种子、化肥忽悠团”新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