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 .祝贺!我院王良发同志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 .鹤壁市农科院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 .喜报!市农科院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浚单90拟通过河南省审定
- .鹤壁市农科院开展“喜乐元宵 共庆团圆”主题活动
- .市农科院召开2024年度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部署会议
- .《科研成果展馆、农科精神展馆》及《院本部试验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种业科普和科研工作长廊》设计方案 评审结果公示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建+南繁授粉”活动
- . 院本部试验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种业科普和科研工作长廊设计方案征集公告
- .科研成果展馆、农科精神展馆设计方案 征集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小麦出售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志愿普法基层行·法治教育进万家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旗飘扬 小麦评鉴”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社区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新质生产力专题学习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农村活动
- .市农科院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
- .我院小麦新品种选育成绩喜人
- .市农科院召开“1553”行动纲领四月份 工作汇报会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建+小麦杂交育种”技能竞赛活动
灾后农作物如何减损? 听农业专家“把脉支招”
7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第五场防汛应急新闻发布会。据通报,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972.1千公顷,绝收面积108.9千公顷。面对灾情,各地应对受灾地块进行科学评估。对于农作物淹水3天以内,且能及时排完田间积水的地区,对产量影响较小,可不进行改种。对于受淹冲毁的农田或作物受淹超过3天,对产量影响较大,绝收田块,要及时进行改种;对因泥沙冲压一时难以恢复的地块,要尽快清除田间垃圾沙石,深翻耕地,因地制宜地进行补种。力争做到不空田、不荒田。
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鹤壁综合试验站制定了玉米防汛减灾技术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排水
对水淹出现涝渍的田块,一定要抢时间排水,尽快促进玉米恢复正常生长,为后续田间管理创造条件。
1.挖沟渠,及时疏通地头排水沟和腰沟,迅速排出田间积水。如田间地头有水沟,直接排入水沟中即可,如果田间无水沟,可以联合周边邻居,一起挖沟排水。
2.无法靠水渠排水的田块,购置排水设备,用水泵或人工排水,降低土壤湿度,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防止因积水造成早衰。在可下田时,选用“顶呱呱耘锄王”等机械在作物行间进行中耕,小面积种植户也可采取人工锄地的方式进行中耕,同时进行培土,防止倒伏。
二、追肥
玉米田间出现积水后,会造成养分流失,需要抓紧时间追肥来补充营养,以促进玉米尽快恢复正常生长。种肥同播的地块,一般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其他情况适当增减;脱肥严重地块,建议追施复合肥,同时补充氮肥,磷肥和钾肥,一般每亩追施30~40公斤的复合肥,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追肥量;缺乏其他的中微量元素的地块,应喷施叶面肥,可选用玉米专用叶面肥,也可喷施全营养补充的叶面肥。
三、病虫草害防控
持续的阴雨天气,受灾地区作物受涝受渍严重,除造成直接损失外,高温高湿环境还将诱发一系列病虫草害的发生。玉米种植区要坚持防病治虫、措施前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王米大小斑病、南方锈病、顶腐病、弯孢霉叶斑病和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控。尤其是王米大、小斑病和南方锈病病程短、蔓延快,损失重,对王米产量影响较大,应重点防治。各地要加强虫情监测,利用高空灯、诱捕器等密切监视草地贪夜蛾成虫迁入情况,加密田间幼虫调查频次,最大程度减轻对夏玉米的危害。可在田间积水退去、土壤不粘脚后,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把病虫危害降到最低。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吡虫啉、噻虫嗪等杀虫剂,来防治玉米螟、草地贪叶蛾、玉米粘虫等害虫,可用戊唑醇、三唑酮、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来防治大斑病、小斑病、锈病、丝黑穗病等病害。喷施药剂时,以上杀虫剂和杀菌剂可混用。此外,可选用莠去津、异丙草胺、硝磺草酮等除草剂,防控田间地头杂草。
四、倒伏处理
目前玉米植株出现倒伏的基本为根倒,即由于降雨造成土壤比较松软,在风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玉米部分根部从土壤中拔出的现象,对于倒伏农田,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一)一般情况下,对出现严重倒伏的地块要及时扶正,根部培土,促进气生节根生长,提高植株吸收营养和抗倒伏能力;倒伏较轻的地块可让其自然生长,基本不影响产量。
(二)玉米田间长时间积水造成的倒伏,不要轻易扶起,以免损伤根茎部。倒伏不是很严重的情况,可以自行恢复;倒伏比较严重,扶起时,根茎部容易断裂,造成减产,不扶起可能还有一些产量,扶起后断裂将无法继续生长。
五、加茬抢种、改种
地势低洼,淹水时间较长、不能恢复生长能力和被洪水冲毁的地块,要及时因地、因田制宜,改种其他作物。
(一)可选择生育期短,经济价值高的秋杂粮作物,如青贮玉米、鲜食玉米、鲜食大豆、迷你薯等。
1.青贮玉米。根据养殖及市场需要,结合当地自然气候特点,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成熟期适宜、生物产量高、干物质含量高、青贮品质优、持绿性好、耐密抗倒、抗病抗逆、适应性广的优质专用型或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种植密度适当增加,一般亩增500株左右,亩保苗5000株左右。
2.鲜食玉米。补种选择要求糯性好、果皮薄、果穗中等、适合蒸煮,生育期短的品种。密度4000株左右。采收嫩穗,适期收获时间为授粉后20~23天,品种不同略有差异。授粉后20天开始检查,做到适期采收。
3.鲜食大豆。毛豆采收期比常用大豆提早15~30天,可以作为涝渍灾后补种作物。可选用生育期短、适宜本地的早熟毛豆品种,生育期为65~70天左右,抢时抢墒,宜早不宜迟,改种毛豆适当增加密度,一般亩保苗2.8~3万株。
4.杂豆。可以种植的杂豆种类较多,有绿豆、红小豆、饭豆和豇豆等。可选用生育期短的早熟高产品种,抢时抢墒,宜早不宜迟,改种杂豆适当增加密度,一般亩保苗1.5万株左右。
5.迷你番薯。迷你薯生育期短可用作灾后补种。可选用生育期短的优质鲜食甘薯品种,密度为4500株左右,7月末8月初种植,11月中旬后视市场行情和产量陆续收获上市。
(二)改种生育期较短的绿豆、短季蔬菜等,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目前,可加茬抢种以下6种蔬菜作物。
1.秋黄瓜,于7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或育苗,50天后即可采收,有40~50天采收期,该茬黄瓜最好选用强雌性系品种,选用普通品种需要采取调控雌花分化措施。
2.秋西葫芦,秋茬西葫芦8月上旬育苗,8月中旬定植,9月中旬开始采收,至10月中旬拉秧。
3.早秋大白菜,选用耐热品种,“豫艺夏绿55”是极耐热的夏播大白菜品种,于7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或育苗,60天后即可采收,可根据小麦播种期,对现有地块排开播种分期上市,减少销售压力,获得较高收益。
4.早秋萝卜,选耐热抗病品种,于7月下旬~8月初播种,从播种到收获约70天时间,在“中秋节”、“国庆节”上市。
5.秋菜豆,选择耐热抗病品种,7月下旬、8月初播种完毕,9月下旬~10月下旬收获。
6.绿叶蔬菜,在城市近郊可种植速生的绿叶蔬菜,包括香菜、油麦菜、苦苣菜、小白菜等。一般情况下,绿叶蔬菜生长期30天左右。喜欢冷凉的蔬菜要求低温催芽才能种植,有一定技术要求和种植难度,但市场效益较高。绿叶蔬菜不耐储运,最好具备冷链贮藏、运输手段。
(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鹤壁综合试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