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 .祝贺!我院王良发同志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 .鹤壁市农科院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 .喜报!市农科院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浚单90拟通过河南省审定
- .鹤壁市农科院开展“喜乐元宵 共庆团圆”主题活动
- .市农科院召开2024年度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部署会议
- .《科研成果展馆、农科精神展馆》及《院本部试验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种业科普和科研工作长廊》设计方案 评审结果公示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建+南繁授粉”活动
- . 院本部试验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种业科普和科研工作长廊设计方案征集公告
- .科研成果展馆、农科精神展馆设计方案 征集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小麦出售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志愿普法基层行·法治教育进万家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旗飘扬 小麦评鉴”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社区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新质生产力专题学习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农村活动
- .市农科院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
- .我院小麦新品种选育成绩喜人
- .市农科院召开“1553”行动纲领四月份 工作汇报会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建+小麦杂交育种”技能竞赛活动
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鹤壁综合试验站开展 防风减灾生产应急专项行动
图 1 实地调研
7月31日晚,鹤壁市遭遇强雷暴大风天气,电闪雷鸣,伴随着暴雨大风,使室外建筑物、农田等不同程度受损,部分地区道路中断、停电停网。针对这一紧急险情,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鹤壁综合试验站第一时间成立科技服务小组,开展防风减灾专项行动。
图 2 浚县金地丰种植专业合作社高产玉米基地
图 3 卫贤镇钜贤家庭农场青贮玉米基地
图 4 为受灾农户提供咨询
图 5 联合开展“恢复生产田间课堂”活动
8月1日至8月3日,通过电话询问、实地调查、“一对一”帮扶,专家研讨等方式,鹤壁综合试验站科技服务小组对此次灾情程度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减灾措施,为种植户减灾保秋粮提供了科技支撑和保障。
图 6 7月31日夜鹤壁气象信息
一、风灾特点
据省、市气象局消息,鹤壁市此次的雷暴大风天气具有以下特点:各地持续时间短,约40分钟(全市发生时间为傍晚至夜间);风力大,平均风力8级,阵风10到12级,局部13到14级,最大阵风为淇滨姬屯43.6米/秒(14级);伴有雷电活动和中到大雨,地市平均最大降水量为15.6毫米,为全省最大。
二、田间灾情
(一)概况
实地调查发现,玉米田出现大面积倒伏、倒折(严重地块倒伏倒折之和达90%以上),植株叶片受损严重。
图 7 受灾农田
1.倒伏玉米,多为根倒,植株完全倒在地上,严重地块倒伏率达90%以上;受偏北风影响,倒伏方向多为自北向南,受阵风风向变化影响,个别植株出现交错倾压现象。倒伏玉米,约1天后,玉米茎节向上弯曲继续生长,植株呈现“L”形,仍有一定产量。
2.倒折玉米,严重地块倒折率达90%以上。99%以上的折断部位发生在穗位处或穗位上第一茎节处,个别发生在基部,且折断后被风吹至别处。倒折玉米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危害最大。
3.植株叶片受损严重,整片掉落或叶片被撕裂,被撕裂的叶片呈细条状在植株上随风飘曳或呈碎片状散落在地上。叶片受损后,会因植物光合面积变小、光合产物减少,造成减产。
(二)特点
播期早(6月上旬)的夏玉米地块,多处于抽雄期或临近抽雄期,受损较重;株高较高的地块,受损较重;田间有积水或积水刚退去的地块,受损较重;地势较高的地块、受损较重。
三、防风减灾措施
(一)补救措施
1.倒伏处理。因播期不同,应根据倒伏地块的玉米生育时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1)处于大喇叭口期前的地块,不必人工干预,玉米可自行恢复直立状态,减产幅度较小。(2)处于大喇叭口气至吐丝期的地块,应根据倒伏程度和品种特性决定是否进行扶起作业。若茎秆和地面夹角约30°,可自穗位以下节间恢复直立,不必人工干预;否则,需人工干预进行扶植作业。(3)处于吐丝期至蜡熟期前的地块,要及时扶起。(4)处于蜡熟期之后的玉米,可考虑及时收获,及时晾晒,以防止穗粒腐病发生。
技术要点:倒伏发生后,最好是当天进行扶直作业,最迟在倒伏后2天内完成全部扶直工作。扶起动作要慢速轻柔,扶起后需培土踩实,防止因用力过猛或二次倒伏对根系造成二次伤害。
2.病虫害防控。玉米发生根倒和茎弯后,植株之间茎叶相互遮蔽,光合作用下降,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加重,会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应及时喷施药剂,防控灾后病虫害发生。
3.改茬补种。因倒伏倒折造成绝产的地块,要及时清理,种植生育期短的秋杂粮作物或蔬菜,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
(二)预防措施
1.构造防风林。以高大树木建设防风林带,可有效降低农田风速,降低玉米遭受到风力,为抗倒栽培提供条件和保障。
2.选种抗倒品种。玉米抗倒性与品种特性有关,不同品种的抗倒性差别较大,应选择在生产中相对抗倒的玉米品种,一般来说,株高穗位适中,气生根发达,茎秆健壮、柔韧性好、下粗上细的品种,抗倒性强。此次风灾中,市农科院选育的浚单658、浚单398、浚单996表现出来较好的抗倒性,可以选种。
3.加厚耕层、改良土壤。麦后直播夏玉米,应在小麦播种前深翻土地,加厚耕层(活土层),增大根系生长空间,以利于根系充分发育,扩大根土结合体的体积,提高根系的抵抗力;春玉米,可每3年对土地深翻或深松一次;酸化土壤,应先用生石灰进行改良,再进行种植;盐渍化土壤,应采取有效措施消减盐害后,在进行种植。
4.免耕或少耕。夏玉米,应在小麦收获后免耕贴茬直播,充分利用较好的土壤结构和较高的麦茬,可有效降低苗期的根倒风险;春玉米,实行苗带耕种行间免耕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根倒风险;土壤墒情差的地块,随播随镇压或播后镇压,可一播全苗,预防根倒。
5.合理密植。遵照种植技术说明,结合地力水平进行种植,切忌随意增加密度,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倒伏风险。
6.配方施肥,适期追氮。通过配方施肥,实现各种养分均衡供应,可促进玉米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倒性。追施时期在小喇叭口期至大喇叭口期,不可过早。
7.节水灌溉。根据墒情合理灌溉,实行隔行(沟)灌溉,或者滴灌,不提倡大水漫灌。既节水,还可减少根倒风险。同时,应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大风来临之际进行灌溉。
8.化控抗倒。生长过旺的高水肥地,可施用玉黄金等生长调节剂进行化学调控。施用时要严格控制用药时期、浓度和药液量,以免出现药害。此外,个别品种对生长调剂剂敏感,易发生药害,要咨询再用药。
9.病虫害防控。采取生态、农艺、化学措施,预防玉米螟的等蛀食性害虫和茎腐病等影响玉米茎秆和根系活力的病害,可降低倒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