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
- .祝贺!我院王良发同志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 .鹤壁市农科院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 .喜报!市农科院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浚单90拟通过河南省审定
- .鹤壁市农科院开展“喜乐元宵 共庆团圆”主题活动
- .市农科院召开2024年度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部署会议
- .《科研成果展馆、农科精神展馆》及《院本部试验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种业科普和科研工作长廊》设计方案 评审结果公示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建+南繁授粉”活动
- . 院本部试验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种业科普和科研工作长廊设计方案征集公告
- .科研成果展馆、农科精神展馆设计方案 征集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小麦出售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志愿普法基层行·法治教育进万家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旗飘扬 小麦评鉴”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社区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新质生产力专题学习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农村活动
- .市农科院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
- .我院小麦新品种选育成绩喜人
- .市农科院召开“1553”行动纲领四月份 工作汇报会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建+小麦杂交育种”技能竞赛活动
全省第二!鹤壁市连续四年获评“优秀”等次
6月26日,中共河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通报了2023年度全面依法治省考核情况,鹤壁市位列全省第二,已连续四年获评“优秀”等次。
2023年,鹤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以构建法治政府治理体系为目标,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创新实施“2+1+N”工作机制,成功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获评法治政府建设优秀省辖市,“五位一体”服务机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被评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强化组织领导,扛稳法治政府建设责任。一是落实党政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扩大)会议,调整充实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人员力量,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进一步健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市委书记13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9次对基层法治建设等作出批示;市长11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相关工作,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进行批示,带动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注重创建引领。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召开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推进会4次,印发实施方案和宣传、督导等7个方案,建立“3+3+4”工作机制,开设“一把手谈法治政府建设”栏目,实施“补短板、强弱项”法治政府建设十项行动,抓细抓好各项创建任务落实,顺利通过省级法治政府建设初审、综合成绩排名第一,被推荐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候选市。三是严格督导考核。健全法治政府建设考评细则,细化县区106项、部门143项考核指标,开展季度线上考核、年中书面考核和年底实地考核;召开年度专题述法会议,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完善巡回督导机制,成立由县级干部任组长的7个督导组,对各县区、市直单位开展多轮次督导,下发交办单21件,督促解决问题65个;开展“一规划两方案”中期督导,下发督察建议书9份,提出整改建议32条,有力推动了128项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依法科学行政,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效能。一是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积极探索“小切口”立法鹤壁模式,在全省率先出台《鹤壁市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制定全省首部地方协同立法《鹤壁市卫河保护条例》,出台《鹤壁市公园管理条例》,促进政府治理规范化。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论证、合法性审核等程序,落实备案审查制度,全年审核政府文件418件,向省政府和市人大备案19件,审查下一级行政规范性文件84件;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废止18件、宣布失效9件。二是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印发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办法和全过程记录、后评估等7个文件,规范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等程序,提升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制定《鹤壁市党政机关法律顾问管理办法》,构建市县乡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体系,全年审核重大决策事项251件、规范性文件46件、合同646件,出具法律意见书278份。三是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探索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精细监管、制度规范等6个方面可视化,提升行政监管执法透明度。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微宣讲、走基层”活动,举办第二届服务型行政执法大比武,组织宣讲45场、受众达2.8万人次,评查执法案卷242份,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创新工作交流会在我市召开,“五个一”服务型行政执法相关做法被列入省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要点。
规范权力运行,筑牢法治政府建设底线。一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完善行政争议化解“1+5+N”机制,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等方式,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全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32件、办理率100%,1件行政复议案件入选全国十大典型案例。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通过调查问卷、执法满意度测评、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排查执法问题179个、整改率100%。二是推进政务公开。健全《鹤壁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制度》等7项制度,优化政务公开事项办理、审批、检查等流程,全年公开各类信息3.3万余条。规范政务新媒体发展,新纳入监管网站1家,新备案政务新媒体账号7个、关停5个,不断增强政务信息传播力。三是畅通监督渠道。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年累计收到人大代表建议227件、政协提案215件,已全部办结、满意度100%。发挥“12345”市长热线、市长信箱作用,接受咨询投诉建议14.2万件,办结率100%。落实市县两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市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68起、化解42起,县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253起、化解171起,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护航发展大局,拓展法治政府建设成果。一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鹤壁市贯彻落实<河南省营商环境系统性改革总体方案>任务分工方案》,明确46类、128项任务清单,提出245条政策措施,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整体性改革、系统性重塑。全方位强化企业帮扶,落实小微企业免收不动产登记费告知承诺制,编制完成全国首个《“五位一体”企业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服务专员增至4205名,服务市场主体超3000家,解决问题3321个、解决率97%。二是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建强人民调解组织,成立消费、商事等调处组织38个,设立专家调解室27个,新增调解专家库成员32人,全年化解矛盾纠纷9000余件,调解成功率98.5%。强化公共法律服务,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6个、工作站41个、工作室963个,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便民法律服务96场次,接受咨询19317人次,办理公证1793件,受理仲裁案件87件,挽回经济损失571万元。三是抓实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市委、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法7次,各级党委(党组)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12讲”等活动430余场次。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宣传,组织法治讲座、法治培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930余场次,累计培训人员2.6万余人次。建设法治文化阵地,打造“一轴两中心”法治文化带,建成法治教育基地56个,建设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宣传橱窗、法治图书角等各类法治文化阵地1582个,实现“一乡一亮点、一村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