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 .祝贺!我院王良发同志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 .鹤壁市农科院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 .喜报!市农科院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浚单90拟通过河南省审定
- .鹤壁市农科院开展“喜乐元宵 共庆团圆”主题活动
- .市农科院召开2024年度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部署会议
- .《科研成果展馆、农科精神展馆》及《院本部试验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种业科普和科研工作长廊》设计方案 评审结果公示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建+南繁授粉”活动
- . 院本部试验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种业科普和科研工作长廊设计方案征集公告
- .科研成果展馆、农科精神展馆设计方案 征集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小麦出售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志愿普法基层行·法治教育进万家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旗飘扬 小麦评鉴”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社区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新质生产力专题学习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农村活动
- .市农科院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
- .我院小麦新品种选育成绩喜人
- .市农科院召开“1553”行动纲领四月份 工作汇报会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组织开展“党建+小麦杂交育种”技能竞赛活动
市农科院科技服务队开展防汛减灾科技服务工作
7月17日至22日连续五天,我市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致使大量农田被淹,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防汛抗洪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根据中央、省委及市委防汛减灾工作部署,坚持“汛情、灾情就是命令,防汛减灾就是责任”的原则,我单位科技服务小组成员赴鹤壁市两县一区开展防汛减灾科技服务工作,为农业生产快速恢复提供技术支持,赢得时间保障。
一、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
暴雨后,农科院科技服务小组奔赴屯子镇、卫贤镇、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受灾较重的地区开展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技术指导工作。科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考察受灾情况。经过实地调研发现:
卫贤镇、屯子镇附近沙壤土地块水分渗透快,大部分田块已无明水,个别低洼地块仍有积水,玉米受涝致死面积较小,由于该地区玉米种植普遍偏早,比其他地方约早7天,植株稍大,抗逆性更强,灾害较轻。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附近黏土地块水分渗透相对较慢,地势低洼地块,田间普遍有较多积水,天气放晴后高温会造成水温大幅升高,植株会因脱肥、缺氧、热水浸泡等原因,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早衰死亡,应疏通渠沟或用排水设备排水。
针对以上灾害应急管理措施:一是尽早排出田间积水。采取钩机或人工开沟、清淤等措施,疏通沟、渠、河流,排出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促进作物恢复;对无法靠沟渠排水的地块,使用水泵等机电设备排出积水,减轻湿渍对根系的伤害。二是加强技术指导。深入田间地头,对受灾不同程度的玉米,开展分类指导,提供精准服务。追施速效肥、尿素等、无人机飞防病虫害,并加喷叶面肥。三是加强服务指引工作。对地势低洼,淹水时间较长、大部分植株不能恢复生长能力和被洪水冲毁的地块,指导农户改种生育期短作物、蔬菜等,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二、开展服务信息督导
在灾后初期,科技服务组纷纷通过电话询问各地受灾情况、传授减灾技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短视频平台发布农作物救灾措施、天气气象报道、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措施等,第一时间向全市传授玉米灾后补救措施,让农户提前做好防范,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三、持续支援灾后抢救及物质供应工作
科技服务小组人员一边开展田间排水除涝工作,支援对接合作社雨后晾晒工作,一边参加抗洪救灾志愿者服务活动,并在单位组织的抗洪帮扶活动分发、装运送给灾区农户物资。同时开展捐赠活动,组织爱心人士捐款捐物,为鹤壁抗洪救灾加油助力,向社会传递正能量。